陈佩斯、朱时茂表演拳击小品城中投资,张雨生、齐秦携手高歌,王祖贤下场打篮球,裁判是侯耀文。那场晚会主题曲叫《奥林匹克风》,歌中有长白雪,有黄山松,结尾是“奥林匹克到北京”。
1991年,北京正式申办2000年奥运会,申办口号响彻全国:“开放的中国盼奥运”。北京惠侨饭店内,奥申委驻扎办公。那年电脑尚未普及,他们却超前使用了思维导图,将申奥工作拆解成无数节点,再以线条相连,无数密集的线圈汇成漫长的征程。
展开剩余89%征程终点是摩纳哥的蒙特卡洛,2000年申奥最终决选将在此进行。
摩纳哥的蒙特卡洛
1993年9月,何振梁率中国代表团出征,随行的还有刘欢、韦唯和杨澜。1993年9月23日,蒙特卡洛之夜大雨滂沱,中国少女合唱团12名小女孩在走廊反复唱着《奥林匹克颂》。奥组委工作人员匆匆经过,小女孩的歌声恳切又单薄。
8点25分,萨马兰奇登场,他逐一感谢五座申办城市,按字母排序点名,第一个是北京。远方的北京市民燃起鞭炮,广场打开了喷泉。然而,欣喜戛然而止。萨马兰奇从信封中抽出最终结果,悉尼胜出。兴奋起身的刘欢摔回椅子上,觉得浑身凉透。代表团成员沉默,收起手中国旗。远处走廊唱歌的小女孩们哭了,以为是自己唱得不够好,中国才落选。
监票人走过来安慰何振梁:45票比43票,只差2票。
多年后,人们方知澳大利亚用场外手段拉到两张非洲选票。那夜,在北京奥申委值班的人接到许多来电,无人说话,只是放声痛哭。漫长一夜过去,第二天早晨,北京地铁头班车车厢门贴出标语:
“申奥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”。几天后,北京汇文中学学生身着T恤誓师城中投资,T恤上写:
“一个说得起的民族才是真正有希望的民族”。北京汇文中学学生身着T恤誓师
1993年冬天,奥申委的牌子从惠侨饭店摘下,送入博物馆。摘牌时无人说话,恍惚间有悠长叹息。
1999年,北京再申奥运,奥申委设在新侨饭店,申办口号定为“新北京,新奥运”。
前尘一亿,这一次,故事都是新的。十年的意难平化作举国声援,无数千米长卷从天南海北寄至北京,堆叠如山。承德女工绣出申奥鞋,安徽小孩折出申奥星,石景山几位退休老人跑遍北京,收集了五千多粒玉兰种子,希望能种在场馆周围。
“八年后,我们可能有人看不到奥运会了,但玉兰树能看到。”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德国留学生征集了107个国家1.3万人签名支持北京申奥。而在美国亚特兰大,美国小学生看完熊猫后给北京奥申委寄来了支持贺卡。
2001年7月,中国代表团启程前往莫斯科,等待最终结果。中国展台循环播放张艺谋拍的宣传片,有长城、京剧和太极拳,片中有无数中国人的笑脸——微笑是无国界的语言。
2001年7月13日,莫斯科之夜大雨如注。
当夜,5座城市依次陈述,北京排在第四位,代表团开玩笑称是好兆头,“four China”听起来像“for China”,命运归属中国。
杨澜陈述时原本想用电影《卧虎藏龙》片段,然而团队聘请的国际专家指出,并非所有人看过这部电影,且西方有恶龙传说。
杨澜陈述
杨澜改用蹴鞠开篇:
“宋朝的时候,我们女人就开始踢足球,所以现在中国女足很厉害。”陈述结尾城中投资,杨澜说:
“700多年前,有人问马可・波罗,你对有关中国的描述是真的吗?他说,我只不过将我所见到的跟你们描述了一半而已。来北京吧,用你们自己的眼睛发现中国。”投票结束,萨马兰奇缓步登台,抽出卡片,全球华人屏气凝神。萨马兰奇端详后露出微笑,片刻后,他念出:
“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——北京。”欢呼声响彻全场,国际奥委会委员排队上台祝贺。
中国台北委员吴经国上台,和满头白发的何振梁相拥而泣。与有荣焉,这是两岸人民的骄傲。
中国台北委员吴经国上台,和满头白发的何振梁相拥而泣
在北京各个广场都挤满欢呼人群,凡是车辆都开窗欢呼,到处都在唱《歌唱祖国》。那夜,寻呼台小姐忙到手抖,发得最多的就是“北京赢了”。
上海世纪广场响起《真心英雄》,西安城内锣鼓声震天,青岛大学生紧紧拥抱同学五分钟,哭着对记者说:
“长这么大,从来没有为任何事这样激动过。”《时代》杂志记录下中国沸腾的一页,报道写道:
“他们对自己国家在过去20年里的表现非常自豪,而举办奥运会将给世界一个真正了解中国的机会。”申奥成功后,中国掀起学英语热潮,北京出租车上的司机都在练口语。
在北四环,一座名为“鸟巢”的巨大体育馆开始兴建,玲珑剔透的外形被外电称为“中国开放的象征”,而在国人眼中,它承载着归巢的心愿。
2005年1月,北京奥组委向全球征集奥运口号,邮箱收到21万条投稿,组委会电脑一度崩溃。最终,奥运口号定为“同一个世界,同一个梦想”,消弭傲慢,拒绝偏见,世界是平的。
三年后,那只名为“祥云”的火炬开启了世界旅程。它的创意来自纸卷轴,那些卷轴曾流转于丝绸之路,连接东方与西方。祥云火炬跑过五大洲,穿过24个时区,从春意盎然的阿拉木图跑至雨雪霏霏的伦敦。它记录下华人的骄傲、一路的崎岖以及保护圣火的勇敢。2008年5月,奥运圣火归国,从南国向北行进,五洲四海的来客开始前往北京。
“祥云”的火炬
2008年8月8日,北京天蓝如海。当日,搜狐首页置顶《让世界记住这个闪亮日子》,文中说:
“中国曾建起历史上最长的墙,现在它正在举办历史上最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。墙是为了抵挡中国的敌人,而奥运会是为了把新中国展现给他的朋友。”夜色缓缓降临,8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首脑、204个奥运大家庭成员、1.6万名运动员和教练员、9万名现场观众、数十亿电视观众,东方和西方、中国和世界,凝神等待。后海的屋顶上,有人看到巨大的烟花脚印破空而来,一步步走向鸟巢。
8点06分,鸟巢内开幕式上演,2800名演员吟诵《论语》欢迎全世界的朋友。23点55分,世界等待悬念揭晓,光柱意外拢在李宁身上。曾经的体操王子已微微发福,他平静凝重,奔跑向虚空,中国画卷在夜空中徐徐展开。
李宁奔跑在画上,圣火燃放在北京夜空,《我和你》的歌声天籁般响起。
那一刻,世界温柔宁静。
#爱国##中国##奥运##这样的坚守很中国##励志##历史##国际##体育##申奥##故事##传递火炬故事#城中投资
发布于:河南省七星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